返回

响箭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4章杀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帐房先生曾宗源无意中间发现了大掌柜王明泰的骇人秘密。

    大雪初晴后的一天黄昏时分,他和王鞭杆老歪牛驾着马车从兰州返回了王记车马大店。

    五天前,王明泰安排他们三人联手押送一马车皮货去了兰州。

    黄记皮货店老板黄九顺今年四十多岁,与王家是世代之交。

    王明泰全盘继承了王家祖传家业的同时,也延续拓展了爷爷父亲留下来的丰厚人脉。

    黄九顺很热情地接待了曾宗源三个人。

    办完事情后,又邀请他们游览白塔山城隍庙等名胜古迹,好吃好喝侍候三人在兰州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。

    王鞭杆老歪牛都是第一次来兰州,心情很兴奋。

    返回野麻滩的时候,黄九顺已经让伙计把马车装满了,全是各色上等的丝绸衣料,价值不菲。

    曾宗源目露羡慕嫉恨的同时,深深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尽管雪后道路泥泞难走,但王鞭杆凭着多年练就的高超驾车技术,在日落之前,一路平安到达了野麻滩。

    马车走进大店后的第一时间,按照惯例,曾宗源就向大掌柜详细汇报此次兰州之行的每一个环节。

    听完汇报后,王明泰露出了很满意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曾先生,我爹活着的时候,就经常夸你办事稳妥周密。”

    “大掌柜过奖了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你说的这些,黄老板再有没有说啥话?”

    “临走前,黄老板让我代他向大掌柜问好。”

    王明泰点了点头,说:“黄老板是个很讲信用的人。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里,曾宗源知道自己该走了。

    院子里,趁着最后的余晖,王鞭杆双手插腰,正威风十足地指挥下人们卸货。

    曾宗源走到马车前,忍不住用手轻轻摸了摸这些出自苏杭一带的丝绸。

    他知道,这样上好的衣料,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男人女人们才能够亨用得起。

    就在他掀起一卷白色丝绸的时候,看见下面藏着几只木箱。

    心中禁不住当即涌起一股浓重的好奇。

    这时,王明泰也走出了堂屋,站在台阶上大声吩咐王鞭杆把马车赶进后院。

    见此情景,曾宗源心中的疑惑更浓重了。

    虽然不清楚那几只木箱里装的是啥东西,但他可以肯定,这才是黄九顺送给王明泰的真正礼物。

    马车上面那些丝绸衣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装饰物罢了。

    木箱里装的到底是东西呢?

    这个巨大的疑问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直紧紧萦绕在他的脑海里,令他滋生出了弄不清楚绝不罢休的心思。

    于是,不论白天还是夜晚,曾宗源就像野狼一样暗中窥视着猎物的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俗话说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
    很快,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。

    两天后的一个晚上,轮到曾宗源和王鞭杆搭手值夜班。

    月色朦胧,冷风呼啸。

    半夜时分,曾宗源被一阵轻微的响声惊醒了。

    他推了推身边睡的跟死猪差不多的王鞭杆,说:“老王你快听,外面好像有响动。”

    王鞭杆哼哼了两声,含糊不清地说:“三更半夜的有啥动静?”

    说完,转身又打起了响亮的鼾声。

    曾宗源披上衣服,轻轻走到窗口前,居高临下,借着朦朦胧胧的月光很认真地观察了起来。

    依稀中,院子里有三五条人影,其中一条是王明泰,正在进进出出的忙活。

    少许,他就看明白了。

    这些人抬着木箱走出了王记车马大店。

    王明泰小声叮嘱了一句,“这些烟土是从兰州拉来的上等货,能卖好价钱。”

    “王老板放心,一分货一分钱,银子少不了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有钱大家赚嘛。”

    “对头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是一阵轻轻的得意笑声。

    夜静更深,这几句话随风很清晰地飘进了曾宗源的耳朵里。

    他当下就吃了一大惊。

    原来马车上拉的那几只木箱里装的是烟土。

    王明泰黄九顺一直在走私贩卖烟土。

    黑暗中,曾宗源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阴狠的冷笑。

    好你个王大掌柜的,竟然偷偷摸摸地做这等见不得光的买卖。

    几天之后,他想了个很好借口,吃过晚饭后就走进了后院。

    王明泰正在后院屋子里跟母亲说话。

    灯光下,王冯氏的脸色看起来红扑扑的很好。

    她笑着说:“明泰,善缘庵的签灵验的很。”

    前几天吃了英国传教士查理的西药后,又去善缘庵还愿,顺便抽了一根签。

    枯叶道长看完后,说了一句让她满怀高兴喜上眉稍的话。

    老施主,这是一支上上签。

    王冯氏还想

第84章杀机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